2023-01-23 11:15:23 |
人围观 |
评论:
早在7月30日,教育部曾发文明确学科与非学科培训的范围: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
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但是社会上仍存在学科类与非学科的划分争议。比如数学属于学科类,数理思维中涉及数学,是否会被判定涉及学科类培训?英语属于学科类,英语口语课程如何归类?
8月30日,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在发布会上回复《新京报》称,在开展校外培训时,语文、数学等9类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续梅表示,各地要组织相关专家,对于各种培训项目、实际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进行综合研判。
“如果培训实质上是对这9类学科其中的学科相关内容进行专门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科的知识导向,是为升学考试来服务的,片面强化相关学科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技能培训,那么就应当按照学科类来进行管理。”续梅称。
据《成都商报》报道,上海市近日非公开发布《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学科/非学科)鉴定指标》,上海市教委工作人员回应,“(网传)
文件只是我们的一个征求意见稿,(我们)没有完全按照这个发布,具体内容、发布时间,最终以发布为准。”
8月30日下午,界面教育多次致电上海市教委,对方均“正在通话中”。
按照网传文件,从目的上看,学科类培训的鉴定指标旨在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升学考试服务,属于学科知识导向;内容上,培训服务内容围绕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类学习内容。
方式上,以学科类试题或者知识点的讲解、重复读写练习等为为主要方式,以预习、授课和作业辅导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听课等为主要形式。
评价上,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以学业成就及学科类考试的成绩等为主要评价标准,以上均被视为学科类培训。
非学科培训的目的,是旨在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内容上,则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类学习内容以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其他学习内容。
方式上以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以身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活动为主要过程,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探索为主要形式。
此外,上海市或将引入专家组进行人工判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市级专家鉴定机制(下称市级鉴定),受理相关鉴定工作。
市级鉴定由3位及以上专家组成专家组,涵盖教育、法律等各方面,专家鉴定应当由教育、法律等多方面的专家共同实施;鉴定审查的方式包括书面审查、实地查看、课堂观察、员工与学员及其家长访谈等。
鉴定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培训服务的对象、目标、内容、进度安排、实施方式、评价方式、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或者培训材料等;形成的鉴定报告应当明确“学科类”或者“非学科类”的鉴定结果,并注明参与鉴定的专家姓名及其专业职务。
上海市这一举措正好与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在8月30日发布会
上的发言相吻合。即下一步,教育部也将进一步指导地方建立专家组,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来进行审核把关,来加强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