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5 20:16:10 | 人围观 | 评论:
最近几年,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外教史教材,其中,国际化项目最吸引眼球。为了更好实现国际化,一些高校从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座,鼓励校内教师出国留学,再到增加外籍教师、留学生名额,应该说是大踏步前进。但过于着急地推进和见成效,无异于揠苗助长,目前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大学外籍教师的教学管理问题。“国际化”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邀请更多外教来华,会讲英语是首要一环,但据笔者调研了解,外教的身份背景经常是鱼龙混杂,加上签证期限问题,往往流动性极大,管理上也随之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教学脱离教材,效果打折。某些高校外籍教师存在上课内容散漫、不按教材体系授课的问题,甚至讲授内容完全脱离教材外教史教材:张树华:高校国际化步伐要带着学术自信,或只是形式上应付而已。不少学校聘请来的外教缺乏像国内教师一样的考核与管理,只要外教能用英文教学就行,不怎么管宣讲什么内容,外教指定的教材随意性大,教材审核上缺乏把关。
二是缺乏对外教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跟踪性考察。比如西部某“双一流”建设大学的一个学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聘请外教,但长期缺乏对外教听课制度的落实。根据2019年对该学院本科生的调查,从事主干课程教学的外教教学效果不尽如意,学生反映课程内容没有中文老师讲课更加清楚,外教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外语交流的环境,专业内容上缺乏实质性收获。这种现象不单这所学校独有,现在很多学校都未像管理国内教师一样落实督导听课等机制,这使发现和纠正问题变得困难。
三是有些外教甚至趁机向学生传教。一般说来,外语院系或国别研究专业聘请外教较为有效。但据学生反映外教史教材,虽然有的外教使用国内教育部推荐的教材,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潜在的意识形态宣传。更有甚者,还会利用讲授英美文化之机向学生传教布道。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建设的重点,对外教遴选这一环不能忽视。
其次是关于留学生的问题。高校的“国际化”项目中,还有一部分就是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比如不少“双一流”大学都设立了“一带一路”奖学金,也吸引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留学生。但在具体管理层面,各高校却宽窄不一,普遍做法是为留学生提供更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但并未提出和国内学生一样的管理要求,入学门槛也普遍低于国内学生。同一学校但管理标准“双重”,显然不利于我们在国际上赢得口碑。这方面管理要慎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舆情。
再者,就是在国际化建设中过于热衷“追星”,无意中给国外不少意识形态保守派甚至顽固派学者提供了过多过大的公开舞台。不少所谓的美国知名专家、学者都是保守主义学者。他们早期成名的不少观点,还是冷战期间或是基于冷战经验形成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依然没有丝毫更改。也正因为如此外教史教材,他们对当今中国的判断明显偏离实际,比如依然认为“中国不能和平崛起”“中美注定一战”“俄美联手对付中国”等等。
正常的学术交流是必需的,面对面针锋相对的思想交锋也是应该的。但花重金把这样的“大家”请来,给他人搭台唱戏,让他们大张旗鼓地公开演讲,兜售陈旧观点甚至对中国的误判,这是我们建设“双一流”、推进国际化的初衷吗?这真有利于我们建立“学术自信”吗?说到底,一些高校钱包鼓了,但还是没有改掉盲目“追星”的习惯,觉得人能请来,钱能花掉,打造“世界一流”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外籍教师的管理,严格审核外教的身份背景,加强对外教讲教学质量的考核。建立教学督导抽查机制,即使不能像管理中国教师一样,也应定期抽查。对于教学评价好的教师,帮助其延长工作签证时间,并奖励表彰。
同时,学术自信的得来也是一个由学术自在、自觉到学术自立、自为的过程。没有学术评价体系、学术传播体系以及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等的“自主化、中国化”,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目标可能会落空。
最后,国际化不应局限于“英美化”。一些高校邀请西方专家,也应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者来华交流访问。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颠覆了西方传统认知,冲击了几百年来独尊一统的西方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也为非西方世界学术自觉、自立提供了绝佳历史机遇。已有俄罗斯学者提出,非英美世界高校应联合起来,破除西式教条,实现学术本土化,共同构建相互认可的学术期刊认证制度和学术评价体系。希望那些习惯了当西方教师爷“小学生”的学人能够清醒起来、站起了,勇敢地平视西方,自信地看世界云卷云舒。(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