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外教一对一

乐读英语教材:专题|张玉新:读书的三个维度

2022-06-24 08:17:22 | 人围观 | 评论:


本文约49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是指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而“读书”有三个义项:一是指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二是指学习功课;三是指上学。都指向学习。第一个义项是“学习”的外在行为,第二个义项是“学习”的内容,这两个义项与“阅读”大体相同。因此,本文将“读书”与“阅读”视为同义词。

人要更好地生活、工作,就要读书;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尤其要读书;语文教师的工作跟读书联系紧密,更要读书。这里谈的读书,主要指向语文教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自己不读书、不会读书,怎么教学生读书?可是,我在教研中目睹了语文教师群体不尽如人意的读书状况,在此不揣浅陋,将自己从教30多年来,在读书、教书与著书方面的感悟做美芹之献乐读英语教材,就教于方家。

读书有不同的境界,有低层次的,有高层次的。一般来说,可从下面三个角度划分读书的境界。

1.“苦读”境界

“苦读”是为读而读,是基于阅读方法的阅读形态。处于这个境界的读书有较强的功利性,有强烈的动机,与自己对专业发展的期望呈正相关,读的效果好。虽然尚处在感性经验积累阶段,属于“模仿性”阅读,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学术训练。其特征是把书读薄了,建构了自己的知识图式,从而掘得读书的“第一桶金”,形成知识结构的“原始积累”。中国古代为了科举而读书者,大致处于这种境界,他们苦读儒家经典,“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对于教师而言,我以为“苦读”仍然十分必要,因为对于缺乏专业训练者,只有在苦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读书门径,才可能把读书体验当作个案,去指导学生读书。

2.“乐读”境界

“乐读”是为写而读,是基于言语形式的阅读形态。处于这个境界的读书,是在“苦读”的量的积累下,获得了质的飞跃,属于“创造性”阅读,在知识图式不断丰富、完善的前提下,不断把人生经历内化,其特征是把书读厚了。当“读”有了成就感,便寻求把感悟表达出来,就从读书到著书。

3.“好读”境界

乐读英语教材

“好读”是为享受而读书,是基于言语内容的阅读形态。我以为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其特征是通过文本阅读实现精神的愉悦、情感的熏陶。没有功利目的,时间上比较自由,心理上比较轻松。有人读书的起点就在这个境界中,不想成为什么专家、学者,就是为了追求书卷字里行间的美妙感受,并沉浸在这个境界中。对于读书人,这三个境界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互相融合、综合作用。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读书”是“教书”的前提,也是胜任“教书”工作的条件。在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都有一部成功的阅读史。许多名师的起点并不高,没有中师、大专学历的不少,也并非都是名校毕业,但“英雄不问出处”,书底儿的厚度决定了其专业发展的高度。在阅读上,他们往往成功经历了三个阶段。

1.读书习惯的养成阶段

很多人从小就喜欢读书,到了中学已经读了很多书,在读书中体会到成就感,形成了读书习惯,并且有了偏爱,如文学与艺术书籍。这样的人若是做了教师,便能在教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读书的层次,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当然,受条件限制,有的优秀教师读书的起点并不高,步入教师行列之前,没有形成较好的读书习惯。但他们“恶补”读书的欠债,从而在专业阅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扎实的专业阅读阶段

中专、大专或者本硕博期间是“专业阅读”的黄金期,此时的阅读为走向教学岗位做了充分的准备。“啃”读几本垫底儿的书,类似前面提及的“专业训练”,在“啃”读中大致形成治学的门径,可以为职业生涯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有的人受条件限制,大学之前几乎没读过书或读的书很少,所以十分羡慕在中学阶段读过很多文学作品的同学。这些人如果困而知学,可以“恶补”读书的空缺。若什么都缺,选择读书的门类就成了当务之急。比如乐读英语教材,有读书习惯的同学可能大多广泛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恶补”读书之人若是选择大家不太喜欢读的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至少可以与大家形成大致的“对垒”,各得“半壁江山”,而大家现在读的这些书,就可以在自己有了余力之时再“回补”。

以大学中文系为例,所谓专业阅读,主要是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学习古今汉语。我的体会是:一方面要使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尽量不要缺项,还要不断使之完善,甚至达到完美;另一方面要有独特爱好的门类,形成比较深厚的积淀,这方面的积淀在未来的教学中很可能发展为教学特色。

乐读英语教材

专业阅读为教学掘得第一桶金,这一步做不好,将来教学难有成效。那些没有中专、大专、本科等求学经历的人,在从教岗位上坚持读书,不断回补缺少专业阅读的经历,终于在自主读书中走向教学境界的高点。

3.高质量的职业阅读阶段

走上教学岗位之初,往往只是“输出”,顾不上“输入”,时间一长乐读英语教材,可能荒废了读书。这使得不少教师的读书面极为狭窄,长时间处于模仿教学阶段,很难到达独立教学阶段,更难到达独创教学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而没有达成第三阶段的读书—职业阅读,是一个重要因素。

观察许多名师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他们在职业阅读上往往有独特的办法,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在职业阅读中成长起来的。

职业阅读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较低层次是为了适应教学的阅读。很多人真正教书才知道缺乏方法、策略,开始重视跨界的阅读,摸索教学的门径。当下最为严峻的情况是不少教师难以实现较低层次的职业阅读。(2)稍高层次是建构与丰富知识图式。选择阅读合适的书籍,这是进入独立教学阶段的重要标志。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读书,在读书中教学,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径,并将它述诸文字,成一家之言,彰显自己的鲜明特色,成为教学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3)较高层次是从职业阅读走向著述。著名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写出代表性的著作,将丰富的实践积累提升为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只靠实践本身难以破茧,总在自己实践的“舒适区”盘桓,必将造成“温水煮青蛙”的后果。我曾经举过三位著名特级教师的例子:一位是江苏的李震老师,几十年研究曾巩,写出多本专著,让做学问与写专著伴随自己的教学生涯;一位是从山东调到北京的程翔老师,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说苑》的研究存在不少问题,便基于专业发展认真研读相关书籍,历经20年完成近1000页的评注《说苑》的著作,此书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位是从安徽调到上海的陈军老师,研究《论语》,并创造性地用《论语》建构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体系。

我在教研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不是基于喜欢读书而考取师范大学的,大学期间又没能刻苦进行专业阅读就走向了教师岗位,在教学中对职业阅读便十分茫然。因此,我建议他们从现在—职业阅读做起,努力“回补”前两个阶段的不足,成为有底蕴的教师。

怎样“回补”的效果好一些呢?当务之急是“啃”读一本垫底儿的书。当下语文教学已经被异化为做题,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考前复习、考后阅卷、讲评试卷,师生都在此次考试与彼次考试之间奔忙,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读书。除了要检讨教育上的问题之外,很多教师没有形成读书习惯,也无意(更无力)帮助学生形成读书习惯,这是恶性循环。

“啃”读从哪里入手?怎样“啃”读呢?例如,大学期间古代文学课学习了《离骚》《天问》《孔雀东南飞》等诗歌,中学教学中也有许多经典的古代诗歌,教师就可以选择大学、中学都有的某一篇做成集注,在集注的过程中建构、丰富自己的知识图式,既使当下的教学有了积淀,又“回补”了当年专业阅读的空缺。如果大学时做过古代诗歌名篇的集注,本质上就是进行了学术训练,获得了专业阅读的自信,在后来的教书中,喜爱教古代诗文便可能成为你教学的特点。再如,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是一部值得语文教师“职业阅读”的好书。如果在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古代文学的专业阅读根底不扎实,导致自己当了语文教师却没有一定的学养,那么可以拿《唐诗百话》来“啃”读一番。施蛰存先生说:“这本书的问题是写得不上不下。”所谓“不上不下”是指它既不是唐诗研究的专著—学术性不是它的首选,也不是一般的赏析读物—不似《唐诗鉴赏辞典》那样注重鉴赏“细节”。

《唐诗百话》的写作过程也给人启示,作者说自己越写越不敢写,因为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很多研究者不同,于是就去读相关的书籍,就此扩大了自己的眼界,升华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自己读诗、讲诗、赏诗的章法。这部书不似文学史那样因较宏观而不能顾及具体作品的内部规律,也不像鉴赏辞典那样更关注细节而架构相对零散,它既有文学史的一般脉络因而显得清晰,又有鉴赏辞典的细致入微,因而能进入唐诗的研究深处。

乐读英语教材

数学学科有完善的知识结构,逻辑线索清晰,因果关系明确,所以要一环扣一环地从头学起;历史学科也有知识结构,也要从头学起;而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不明显,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只是能看到的一小部分,而海面之下那部分就不能看到。可是作为语文教师,若没有如同海面之下的冰山那样的知识,仅凭海面上露出的那些有限的知识,是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海面之下的知识,靠读书来积累。语文课程不是靠知识结构推动的,而是靠综合过程推动的,它与音乐、美术更相似。

读书有精读、泛读、浏览之别,各有优长,诸法结合起来效果才好。但鉴于教师读书现状,这里仅从精读的角度谈一下个人看法。

1.重视精读

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才能获益。苏步青也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才算读好、读精。郑板桥说:“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他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啃”下去。秦牧则主张“牛嚼”式的精读,牛吃草后,再反刍倒嚼,嚼烂嚼细;读书也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再难消化的东西也能够消化。

华罗庚的精读过程分“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在读的过程中,对书的各章各节作深入探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书比原来更厚。对书的内容透彻了解、抓住要点、掌握实质后,就会感到书变薄了;越是懂得透彻,就越有薄的感觉。

2.讲究顺序与条理

朱熹不仅强调“熟读而精思”,还强调要“循序而渐进”。苏轼每一本好书都要读几遍,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即所谓“八面受敌”法。他读《汉书》,治道、兵法、人物和官制等乐读英语教材:专题|张玉新:读书的三个维度,每遍专心研究其中一个方面,数遍之后,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精熟了。苏步青也主张读多遍,第一遍读大概,第二、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会逐步加深理解。鲁迅则“跳读”,碰到疑问看不懂就先跳过去,过一段,有了新的经历或者读了其他相关的书,对这个难点有了新的理解,再读便明白了。

讲究顺序与条理的好处是既节省时间又提高阅读效率,便于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爱因斯坦则是“总、分、总”三步读书法。“总”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文字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分”是在“总”的基础上,逐页而非逐字地略读全文。在略读中,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内容。再“总”是在读完全书后,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3.抄读、点评

张溥的苦读强调读写并用,“眼到、手到、心到”,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这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勾画、做笔记,有时还要把疑问、感想写出来,不仅积累资料,也记录读书时产生的灵感。类似的批注阅读,既可记录突发的一闪念间的感想,又可以对书的内容观点进行评价。名人的精读,各有其法,不要盲目模仿、刻板死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学养活学活用,采百花之粉,酿独特之蜜。

总之,上述读书的三个维度之间并非割裂的,而是存在一定交叉关系的,仅是便于阐述才做如此分类,一孔之见,恳望同行批评。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