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 19:08:46 | 人围观 | 评论:
来自 / 联合早报
调查发现,本地最常说英语的家庭当中,有87%在家里也说第二种语言,这些语言包括华语(56.1%)、马来语(13.5%)、华族方言(7.2%)、淡米尔语(5.1%),以及其他语言(4.9%),只有13.2%在家里只用英语一种语言。(海峡时报档案照)
“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批数据中关于家庭用语部分,特别令人关注的是英语的强势越来越明显,而母语的地位则正在迅速下滑。这一家庭用语改变的趋势,最终将给我们的社会和各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值得关注和深思。
每隔10年一次的普查显示,本地五岁以上居民人口当中,从2010到2020年的10年间,以华语作为主要家庭用语的百分比课堂用语的英语指令,从35.6%进一步下降至29.9%。反之,以英语作为主要家庭用语则从32.3%飙升16个百分点至48.3%。就华族群体而言,到了去年,以英语为主要家庭用语的占47.6%,华语屈居第二,占40. 2%,方言则仅占11.8%。印度族群在家讲英语的比率最高,达到59.2%,马来族在家讲英语的比率最低,为39%,但两者在过去10年里也分别增加了约18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年轻家庭以英语为主要家庭用语的比率越来越高。2019年李显龙总理为讲华语运动主持仪式时就曾透露课堂用语的英语指令,从1999年到2019年,小一新生在家多数讲英语的比率,华族家庭从42%增加到71%、印族家庭从55%增加到70%、马来族家庭从18%增加到67%。母语逐渐在家庭中没落的现象令人忧虑和警惕之处,在于母语的使用频率日益降低,一般人的母语水平最终也会随之下跌。这一来新加坡原有的双语优势也必然跟着削弱。
统计局也在去年的人口普查中首次统计居民在家中最常说的第二种语言。调查发现,本地最常说英语的家庭当中,有87%在家里也说第二种语言,这些语言包括华语(56.1%)、马来语(13.5%)、华族方言(7.2%)、淡米尔语(5.1%),以及其他语言(4.9%),只有13.2%在家里只用英语一种语言。能讲多语者增加是可喜的现象。这个数据或可说明,绝大多数人(包括年轻父母)还是意识到母语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完全倒向英语。不过,在家讲母语很大程度上相信也是出于与长辈沟通的必要,因为年长一辈仍然以讲母语(包括方言)者居多。
就华族而言,目前来说,在1979年政府展开讲华语运动后成家者,很多都响应号召,放弃了方言,在家和孩子讲华语,因此,他们的孩子从小也养成了和父母讲华语的习惯。但这些和父母讲华语成长的年轻一代,在结婚成家之后,却习惯性地和孩子讲英语。这就造成了当前英语在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
年轻父母以英语为主要家庭语言,除了习惯课堂用语的英语指令:新加坡:关注家庭用语的快速转变,相信也和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有一定的关系。虽然学习母语是强制性的,但绝大多数人在中学毕业后,母语学习便戛然而止,进入中学以后的纯英语学习环境,以及几乎是讲英语的职场,与母语绝缘。普查结果显示,在过去10年来,具备大专学历的也迅速增加,到了去年,具有证书和专业文凭的25岁以上居民占了15.3%,具有大学学历的则高达33%。
基于此,生活在英语舒适圈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和母语接触的机会则越来越少,英语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迅速侵占家庭。必须注意的是,年轻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和他们讲英语,久而久之学习双语的环境将会越来越失衡。这对双语教育和推广华语来说都是空前的挑战。
语言发展的趋势难以逆转,但考虑到其长远影响,我们实有必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扭转母语的颓势。家长所起的作用是关键,当务之急是加大力度,唤起年轻家长对母语的重视,并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有利孩子学习双语的环境课堂用语的英语指令,为学前孩子打下学习双语的基础。随着孩子逐渐成长,父母也可持续不断为孩子制造讲母语的机会,如平日坚持用双语交谈,以及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母语。只有通过父母有意识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延续母语的活力和母族文化的传承。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