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21:08:08 | 人围观 | 评论:
语境可以促进语言学习
英语教学有多种类型。中国是一个英语外语教学(TEFL)类型的国家。这一教学类型就表明,英语不是官方语言,没有英语语言社区,学生学习英语短期目标是完成学业考试,远期目标是使用这门语言。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为辅,课时有限,又是大班上课,同班学生之间的平时交流基本上是以母语(汉语)为主。在这样的学情和教情条件下,英语教师试图创立起的英语语言环境,其真实性仍值得商榷。
语言真实性(authenticity)只有在本族语人之间才能出现,并且至少两人以上才能构成语境。如果会话是本族语人和外国人之间沟通(interaction between a native speaker and a foreigner),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极容易出现那种非真实性的“外国人说话”(foreigner talk)方式。如果都是非本族语人之间的沟通,英语只能算作族际通用语(lingua franca)。这与本族语人之间的沟通差异就更大了。
有时候,语境又被分为直接语境和间接语境,这对英语教学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何况语境英语,直接语境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语境。例如,学生在一起说英语语境英语:语境是否真实,不会影响到英语学习是否成功,虽然创造了直接语境,因无使用英语的真正交际需要,所以不是真实语境。然而,间接语境却有可能是真实语境。例如,本族语人创作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习俗,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间接的,但是真实的语境。在缺少本族语人提供直接语境的情境中,学习者宜充分利用所谓的间接语境来学习英语。
在国内的英语课堂上,几乎都是非本族语人之间的会话。如果师生之间用功能强大的汉语交流,则具备真实场景的一切条件(但外语课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量使用外语)。因此,英语课堂尽管可模仿各种场景,所创设的“真实”情景不一定具备语言真实性。即使这样,学生仍然可以得到大量语言输入,并借此模仿、内化语言。
在我国,缺乏语境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得而不是习得才是根本之道。英语教师应深入研究无真实语境的课堂教学规律,适当增加反馈和评估以矫正学生对语言的错误认识,重视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树立起缺乏语境条件下仍然能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信心。
对于中小学生,一些变量需要我们通过实证研究来解决。比如,哪些变量制约着英语学习?什么样的语境可作为一个变量来研究?英语学习者的某些心理特点是否都是变量?心理特点是否都能成为变量?我们平时所说的变量往往是一个抽象的、理论上的建构,是个深奥的、模糊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有很大的不同。此外,语境与学习成绩建立某种联系,语言系统如何量化,以及以某种教学理论诠释语言的发展。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尽管如此语境英语,没有真实语境的条件下语境英语,许多英语学习者最后走向了成功。这样的案例在我国举不胜举。
语境是否真实,这和成功的语言学习没有因果关系,只不过学习难度有变化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