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01:09:09 | 人围观 | 评论:
如果用学科来比较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话,那英语就是化学系的,而汉语是物理系的。
有数据显示,只要掌握581个汉字,就能看懂80%以上的汉语出版物,掌握2315个汉字,就能看懂99%以上。
英语就完全不是这么个画风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的词汇量要求在13000左右,然而这个数量在英美国家模仿英语怎么说:“恶搞”的英语怎么说?,只能看懂大众出版物的一般话题性内容。一般英美国家大学毕业生的词汇量在23000个左右。
汉语和英语在词汇量要求上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大的差别,我觉得主要还是构词法造成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模仿英语怎么说,汉语里,牛是牛,肉是肉,牛的肉,就是牛肉。两个单字一组合,不需要变形,也不会变音,词性也没有大讲究,就这样,成了!
英语里,牛先分个公母,ox,bull,cow,肉再分个人畜,meat,flesh,然后等到你要说牛肉的时候,它给你来个beef。
英语就是那么“变态”,一定要给每一样东西,每一个现象都起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
所以,当词汇量底子不厚的时候——事实上永远都会处于不够用的状态——翻译就会碰到问题,特别是当我们要翻译包括“网红词”在内的含义高度聚合的单词时,常常倾向于用一句话来翻译一句单词,意思是准了,但略显拖沓。
事实上,很多我们以为是我朝特色的“网红词”,在英语里能找到几乎完全对应的单词。而陈瑙斯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把它们找出来,然后配对。
没错,我的爱好就是这么画风清奇……
比如“恶搞”一词,是前一阵子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面发现的英语对应——spoof。
在牛津词典里,spoof的英语解释是:a humorous copy of a film/movie, television programme, etc. that exaggerates its main features(模仿电影电视节目等,并对其主要特点进行夸大)。
然后在网上倒查spoof的实际使用,进行验证。当地时间7月3号,美国《波士顿先驱报》就刊载了这样一篇报道。
不仅标题中都用到了spoof一词,报道正文中还有一句:President Trump tweeted out a spoof of him pummeling CNN in a video. (川普在推特上发了一段他在拳击场修理CNN的恶搞视频。)
如果你在网上搜Obama spoof,某404找不到网站能给你好几个页面不重样的图片。
通过这样的验证模仿英语怎么说,“恶搞”与spoof之间约等号,应该是成立的。
至于“炒作”的英语对应,是最近在《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上发现的——hype。
在牛津词典里,hype的英语解释是:advertisements and discussion on television, radio, etc. telling the public about a product and about how good or important it is (通过媒体向公众大肆宣传某样产品有多好多重要),而且词典里还特别提醒,这个单词含贬义。
利用其他英语文本进行验证——上个月底,有博主就在VICE网站上,就媒体针对中情局前局长科米的听证会一事提出了批评。
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CNN could barely contain itself, running a countdown clock leading up to the hearing all week. It was supposed to be "Washington's Super Bowl." A former White House ethics lawyer said, "This is the equivalent of the Nixon tapes." You wish, buddy. …that was not going to happen. … It was never going to live up to the hype.
CNN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听证会前一个礼拜就在屏幕上挂出了倒计时钟。搞得跟华盛顿版的 “超级碗”比赛似的。一名白宫前律师甚至还说:“科米的听证会相当于尼克松(水门事件)的录影带。”你想得倒美!这些根本不可能发生。这件事情的走向永远不可能像媒体炒作的那样。
写完这些,我不禁想到之前和朋友聊起学习英语的一个深坑,那就是无论怎么努力去记单词,看英语原文的时候,始终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很有挫败感。
讨论了半天,和朋友达成的共识是,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继续背模仿英语怎么说,然后继续不断地大量输入英语文本,把自己往人工智能的方向逼。
大概,这就是解决词汇量问题的唯一出路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