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0 17:13:36 | 人围观 | 评论:
全文长 9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
精彩导读
高考内容改革方向的“最新定调”,对于2019年乃至今后高考命题尤其是全国卷的命题,具有非常明确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考生复习和老师指导也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作用。
”
本文选自“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北京高中生(ID:bjgzs99)”,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2018年12月25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就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成绩如何用、试题谁来命”发表了重要意见。
作为国家考试命题机构的“掌门人”,姜钢主任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新观点,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高考最新定调
1.高考是素质教育的正向指挥棒(不是唯分数、唯升学的指挥棒)
2.高考全流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盖体系设计、标准建设、命题实践、成绩报告)
3.高考主要考查“4点4性12方面”(是内容、是要求、更是方向)
4.高考后不仅要公布成绩,还将向高校和学生提供成绩综合分析报告(或成为招生录取重要依据)
5.高考命题教师队伍要完善学科机构(国家规定高中课程的学科教师都要有)
6.成立高考内容改革指导委员会(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教育官员都参与)
7.建设新型高考国家题库,将面向社会征集高考试题
上述观点可以说是对高考内容改革方向的“最新定调”,对于2019年乃至今后高考命题尤其是全国卷的命题,具有非常明确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考生复习和老师指导也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作用。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深入解读上述观点,并把各科备考锦囊呈现给大家,望老师家长转给学生!
1
高考全流程要优化
今年9月,党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考改革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考评价体系。
核心任务有3项:
完善考试内容
创新考查形式
丰富评价手段
目标功能:
充分发挥高考在素质教育中的正向指挥棒作用,着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和审美素养、健康和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最终任务:
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体系设计、标准建设、命题实践、成绩报告的高考全流程中。
2
高考内容改革:
考察内容、命题要求、改革方向
1.高考的命题依据——
“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2.高考考查的内容——
“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内容”
解 读
在这四点考察内容中,最关键的就是学科素养的考察。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的高考考试大纲中,就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在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是首次提出了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那么高考这九门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高考中会怎么考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三门主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滑动查看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英语核心素养评课,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
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
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
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
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的成语使用、第18题的语病判别、第19题的表达得体等。
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
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语句、第21题的推断分析,北京卷第25题的微写作,天津卷第20题的“词云图”等。
2.“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题来考查。
2017、2018年高考语文中的阅读欣赏题,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二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三是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共六项三大类。
1.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
2.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体现了数学的一般特性。)
3.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维过程。
4.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5.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6.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过程。
数学的核心素养怎么考?
1.通过由具体的实例概括一般性结论,看学生能否在综合的情境中学会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在得到数学结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命题,以此考查数学抽象素养。
2.通过提出问题和论证命题的过程,看学生能否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和途径予以证明,并能用准确、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过程,以此考查逻辑推理素养。
3.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处理,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建模的过程和结果,以此考查数学建模素养。
4.通过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观察以及图形与数量关系的分析,通过想象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直观表达,看学生能否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感悟事物的本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考查直观想象素养。
5.通过各类数学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问题的处理,看学生能否做到明确运算对象,分析运算条件,选择运算法则,把握运算方向,设计运算程序,获取运算结果,以此考查数学运算素养。
6.通过对概率与统计问题中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加工,看学生能否获得数据提供的信息及其所呈现的规律,进而分析随机现象的本质特征,发现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以此考查数据分析素养。
英语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英语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要素构成。
1.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过去只提听、说、读、写,现在多了一个“看”。这里的“看”在英文里对应的单词是viewing,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语篇的意义。理解这类语篇除需要使用传统的文本阅读技能外,还需要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的意义。)
2.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3.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思维品质主要指与英语和英语学习有关联性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英语核心素养怎么考
1.听:能通过重音、语调、节奏的变化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能通过听,抓住日常生活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化背景。
2.说:能口头简要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表达观点并举例说明,介绍中外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文化;能在口语表达中,根据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身份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如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委婉,进行日常交际,表达意义和意图,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能通过重复、解释、提问等方式克服交际中的语言障碍,维持交际。
3.读:能在阅读中抓住日常生活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化背景;能区分语篇中的主要事实与观点,能预测语篇的主要内容;能识别语篇类型和结构,能辨识和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及衔接手段,能识别语篇为传递意义而使用的主要词汇和语法结构;能识别语篇直接陈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现象。
4.写:能以书面形式简要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英语核心素养评课:老师家长考生注意了!教育部考试中心说: 高考内容这样改!附各科备考锦囊,或续写结尾,或表达观点并举例说明,介绍中外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文化;所用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表达主要意思;能运用语篇的衔接手段构建书面语篇、表达意义,体现意义的逻辑关联性。
从表面上看,上述具体要求好像只有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就是说,好像只涉及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素养。但实际上,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也融入了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之中。而目前的英语高考,也主要还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安排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和评价标准的。
3.高考命题的要求——
”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解 读
第一,强化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增强基础性不是要考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基础性”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第二,强化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不是考“大杂烩”,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
综合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
第三,强化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高考命题不能理论“空对空”,而要考查解决现实问题。
应用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8年高考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第四英语核心素养评课,强化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各科的压轴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4.高考命题的方向——(12方面)
1.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
2.要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要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3
创新高考结果呈现形式:
向高校和学生提供成绩综合分析报告
目前高考提供给考生和高校的只有各科目分数,对分数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开发不够、利用不充分。
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就必须打破原有“唯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在高考完备的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架构的内容设计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心理测评技术,对考试成绩等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开发反映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价值内化水平的直观统计图。
解 读
直观统计图具有4大功能:
向学生提供多维的成绩综合分析报告;
向高校提供多维的成绩综合分析报告;
向高中提供群体评价数据;
向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
直观统计图的目的:
对学生和高校而言,今后高校录取学生,凭借的不仅仅是几科成绩,而是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高校将依据这份报告,判断学生是否符合进入本校学习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某个专业的培养要求。
对高中和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可以为提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水平发挥科学评价导向作用。
4
高考命题教师队伍:
完善学科结构,副科教师或加入
在学科、专业齐备的前提下,认真遴选并建立命题教师数据库,以满足全面覆盖德智体美劳考查要求,促进高考考试内容更加贴近高中教学改革新要求。
解 读
目前的高考命题人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大学教授、高中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教研员)。三者的比例依次递减,大学教授占的比例最大,一般学科命题组组长都是大学教授。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一个专家库,为了保持高考试题的稳定性、连续性,专家库几年才一大换,一般几年内换的人不多。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在每年1、3、4月份,选择一部分优秀高中教师和一部分大学教授(以各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为主),充实进命题专家库。
为什么高考命题人要以大学教授为主?这是因为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需贯彻到高考中;高考试卷的命题精神,又引导着高中教学。显然,高中在职教师与教研员作为高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对高校的人才需求不如高校教师把握精准,而且有太强的主观性。
那么,哪些大学教授和高中教师,可以成为命题人呢?标准可概括描述为“一优三非”——
一优:即在行业内非常优秀,高校老师一般都是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高中在职教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般是有长期教学或研究经验的中学特级、高级教师。
三非:
1非:指的是高中教师不能是高三课任教师。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体现在他的命题中。
2非:指的是不能有直系亲属参加当年的高考。
3非:指的是未参与过高考补习、辅导、讲座、编写教辅资料等工作。
5
成立高考内容改革指导委员会
吸收优秀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对命题工作进行指导,使命题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国家人才选拔需求。
解 读
为加快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已经成立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成员是来自全国高考命题、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标准修订、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等领域的专家。
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和规范性要求都很高。完成这项工作,必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完善智力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各界专家学者的作用,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
6
建立完善国家题库
积极探索面向社会征题的机制
现代化题库是教育考试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对保障命题质量和考试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大力推进适应改革要求的新型高考国家题库建设,构建覆盖命题全流程的题库系统,形成完备的命题工作机制。
要积极探索面向社会征题的机制英语核心素养评课,集思广益,丰富试题来源,大量吸纳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的素材。
要加快建成现代教育考试题库管理体系,完成题库由试题的存储库向全流程、多功能、信息化、智能型的题库系统的转变,为保证命题的质量和安全、优化分数的阐释和使用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
解 读
国家考试题库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我国已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建立国家考试题库,可以保证试题出来后的科学性、稳定性、保密性。相对人工出题,不太可能泄露题目。也提供了命题的安全性和考试实施的便利性。同时对于考生来讲,用题库出题这种考试办法,相对增加了考试的公正和公平性。
建立考试题库是不少国外考试统一的做法,比如托福、GRE考试的题目就是从题库中随机选取的。
高考国家题库已于2013年基本完成。建设高考题库不仅是为了考试安全,更重要的是要改变高考命题的理念、方法、手段和技术。基本完成后,我国的高考国家题库实现40倍量的库存(也就是存有试卷题量40倍的备选试题),相当于国外标准的4倍。
为了配合题库建设,教育部考试中心还建设了命题基地。在保密性方面,已走在了世界前列,从技术手段上实现了无纸化命题。
7
给2019届考生的启示
以上的政策解读,可能偏重于宏观层面。那么,对于将要参加高考的2019届考生而言,上述政策走向,对接下来的备考复习有哪些具体启示呢?
以下内容对2019届考生进行一轮二轮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
各学科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问题
语文:总体得分与去年持平,其中客观题得分略有上升,阅读题作答模式化、滥用套语等老问题仍然存在,高分作文要写好有一定难度。
数学:大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文、理平均分分别比去年有所提高。
英语:答卷得分情况良好,考生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
政治:从目前评卷情况看,得分情况整体水平略低于去年。
历史:得分有所提高,但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则存在较大差别。
地理:基本上都能理解设问意图并且得分。
物理:高强度下的计算能力比较薄弱。
化学:多数考生答题得分情况考生和往年情况差别不大。
生物:空白卷比例较少,考生对核心知识掌握较好,较去年具有较好的解题能力。
语 文
从考生答卷情况看,总体得分与去年持平,其中客观题得分略有上升。但考生对于体现生活化学习任务要求的应用写作有待加强,考生失分较多;阅读题大多考生的作答有针对性,但一定程度上作答模式化、滥用套语等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高分作文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在于考生怎样才能贴近时代与个体的关系,真实、真切、真情写出立意鲜明、表达得当的文章。
备考锦囊
建议语文复习备考,要认真领会和贯彻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精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基础上更强调融汇贯通。阅读需要加强各类文体特征的认识以及文体阅读间的联系,进一步强调对阅读中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的理解。作文还是要具体落实到表达与交流的相关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突出自己写作上的特点与亮点。
数 学
从评卷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文、理平均分分别比去年有所提高。存在主要问题有:数学语言的表述不严谨,使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
2019年的数学备考要高度重视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不要盲目追求题量,而是注重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典型问题的内在价值与迁移功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备考锦囊
英 语
从评卷情况反映出,考生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部分考生存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足和文化知识欠缺等问题,包括审题能力、题目中的语境理解、语言的选择、语用知识的运用等。比较突出的审题失误是书面表达题中,部分考生没能认真阅读和理解情景介绍,从而产生了误读。
备考锦囊
结合上述答卷情况,考生要强化规范意识,注重审题和书写等细节要求,提升答题质量;夯实语言基础,注意辨析词性和词形变化、句子和篇章结构等问题;加强阅读训练,丰富语言输入;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重视答题细节,做到审题认真、书写规范、格式正确。
建议1:语法训练题要少做但要精做
建议2:语篇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做
建议3: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
建议4: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物 理
从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考生对物理情景的入手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依赖平时习惯的答题“套路”而导致丢分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高强度下的计算能力比较薄弱。此外,在题目存在大量需要自设符号的情况下,考生普遍存在符号表达不规范的问题。
备考锦囊
建议在平时的物理备考中,应转变生搬硬套公式的做法,要舍得花时间在物理情景的分析思考上,同时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加强手写计算能力和自设符号规范性的训练。
化 学
从具体答题情况来看,多数考生仍和往年一样,会出现化学术语表述错误、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物质判断偏差、实验操作或反应原理分析不全面、化学计算混乱等常见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对往年常考的题型和知识点作答情况相对较好,而对陌生考点、新情境信息试题的作答存在较大困难。
备考锦囊
建议除了平时要加强对化学基本原理、概念、元素化合物等基础知识,以及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基本技能的掌握,还需提升对各种新型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重点培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解决和科学推理能力,另外还需要强化认真、细致、全面的作答习惯。
生 物
从评卷情况看,发现考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整体较弱,对于因果关系的论证等逻辑关系的表述不够清晰。二是信息加工能力偏弱,对图表等情境信息不能正确理解和合理分析。三是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结论归纳等能力比较欠缺,甚至分不清假设与验证、结果与结论的区别。
备考锦囊
一是注重核心,回归基础。扎实严谨的主干知识框架是学习生物学课程的根基。应牢牢把握学科基础,关注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综合运用。
二是加强实验,倡导探究。要重视实验教学,真正动脑动手。
三是强化思维,重视表达。在生物的学习及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善于运用生物学知识对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与解释,体悟科学研究过程、方法与思维方式,科学精准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表达与交流,从而实现生物学科素养培育目标的达成。
政 治
从评卷情况看,整体水平略低于去年。非选择题中往年得分率较高的哲学题分值减少,而开放性设问分值增加,相当一部分考生显得不适应。此外,考生准确提取信息、审题和专业表述的能力仍有欠缺。
备考锦囊
建议考生在学习和复习应考时多从学科素养角度理解政治科的学科特点,建立学科知识点的结构图,提升综合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用学科术语逻辑地表达观点,立论有据。尤其要主动关注时政热点问题,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国70周年、互联网诞生5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这些大的周年纪念,都值得高度重视。
历 史
从答卷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判断问题含义并沿着正确思路作答,考生得分有所提高。但是,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则存在较大差别。
备考锦囊
从考生答卷情况看,历史复习备考今后应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更加关注时代关切,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更加注重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把握。
地 理
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设问意图,回答问题有话可说,可以调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但是,评卷中也发现考生在答题中较多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理解不准确、分析问题能力较差、思维逻辑不清晰和表达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在中学教学中引起重视。
备考锦囊
建议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规范专业术语表达。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重视对地理格局的把握和对地理过程的深入分析与综合,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微信又叒改版了~
更新后很多小伙伴都说找不到智库君了,
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校长派 ”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
为校长派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往期精彩
顾明远丨张志勇丨王殿军丨李希贵丨刘长铭
褚宏启丨肖远骑丨窦桂梅丨周国平
新高考丨新课标丨学校3.0时代
未来教育丨科学教育丨创新人才培养
课堂改革丨课程顶层设计丨评课丨师生关系
减负丨消除大班额丨教师队伍建设
德国教育丨高中百强榜丨打击“校闹”
全站搜索